第687章 1924年的军改(1 / 2)

这一轮人员精减,其实是非奉系武装力量的大清洗与人民党的集权行动,只不过是一种比较文明、也比较能上得了台面的方式。

经过裁军,人民党表现了相当的诚意:表面上,29万人的部队到年底都已经裁撤到位,博得国内外一片喝彩声。

但是光明正大地,人民军把北方各个派系在军队中的影响清扫一遍,军心一整,人民党对于军队的领导作用显著加强。

晋军领袖阎锡山离开了山西之后,他的手下那些将领没有了蛇头,愈加向死蛇靠拢;而军政分离特别是省财政及行政权力归于中央后,他们的后勤、装备、训练、晋升…都掌握在人民军手中,分崩离析是大概率之数。

国民军更是不堪。冯玉祥走了,孙岳走了,张之江的部队被徐永昌分化了,现在的国民党已经纯粹沦为一个嘴皮上的政党了。

晋军、国民军在作为一支独立于人民军之外的军事力量已经被消蚀得一干二净。按照参谋处长林蔚的意见,所有的军官,合则留,不合则高高挂起。几位元老级的军队人物倒有了好安置:国防部战略研究委员会,够牛逼不?

加上早就离开政治舞台的皖系、被打趴下的直系,整个北方、西北、中部和东南已经绝对是人民军一统天下的局面,剩下的川、滇、黔、桂,只能在地方上苟延残喘。

人民军的这种压倒性的军事优势和政治领导地位,不但彻底让任何对手死了在军事上抗争的打算,而且在心理上也蒙上一层阴影,故而对人民党提出的种种政治方针和国家发展思路,他们只有同意的份。

当然这些路线方针政策完全符合中国的国情就是了。

在这种大好局面下,趁机整合下军队的资源成为必要,首先就是把散落在各地方司令部的讲武堂、军校的主导权从军队集中到中央军委来,这关系到人才梯队的心态培养问题。

人民军政治部抽调了各地军校的优秀师资力量,在北京成立了国防大学,为人民军最高军事院校,未来涉及到团一级及以上军官的深造,都由国防大学来承担;而各地方军校均保留,作为中下级军官的培养场所,并在今年向社会各界学生开放入学通道。

国防大学的首任校长是杨杰,调自武汉军校校长任上;教育长萧其煊,调自东北讲武堂;工务处处长张宣、军学处长陈瑛,都是原东北讲武堂一系的翘楚。张宣字楞生,是张作霖的重要幕僚,陈瑛还兼总参谋部下辖的训练总监一职。

本来杨杰还坚持请张汉卿作为国防大学的校长的,但是张汉卿知道自己的斤两,也已经无意于再做这些施恩笼络部下的勾当了----之前军阀混战的时候为了培养自己人需要树立这个威信,现在国家都走上正轨,专业的事还交给专业的人去搞吧。

因为3万多人的师编制太过庞大,在人民军总参谋长韩麟春的统一部署下,人民军扩师为军,升旅为师,在陆军中取消旅制。装备、后勤统一调度,使之成为完全标准化的军队。

这也是对西南一些诸侯割据势力的变相压制。以前师级的编制北洋有、地方也都多多少少自己组了些,已经成为历史遗留问题、也不方便强行裁彻。但当师升级之后,他们的尴尬就来了。

跟着升级?不可能的,中央政|府不认。不升?白白降一级,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了。

升级后军的番号与原先师的番号相同,下属旅则依序排列。如27师升为27军后,原来其下属的旅的番号依次升级为79、80、81师,以此类推。

经过多年发展,在1923年末,人民军已经拥有32个山炮和野炮团、16个榴|弹炮团,一个24门的155重炮营。在打败直系后,又在战场上获得其全部7个炮兵团和7个炮兵营;接着俘获江浙各部军队约200门山炮,并控制了江南机器制造局。

在1924年的最近几个月,又控制了晋军和太原兵工厂的全部出产军械、然后又吃掉了国民军特别是冯玉祥部队的三个炮兵团。这样,光山炮,就组成了54个团又一个营。

加上从苏联陆续架设的榴|弹炮生产线迅速开工及渐成规模,上半年共出产700多门。考虑到技术的熟练还有一段磨合期,若是到年底将会有倍增,因为年前的估计是年产量为2200门的规模。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