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章 平局(1 / 2)

“这…”

太和书院一方的夫子有些沉默。

认真来说,《师说》没有了后面那一段,是一篇很好的劝人学习的文章。

如果在别的场合拿出来,肯定是一篇难得的好文章。

但是在现在这个场合拿出来,文章中的一些话,就充满了暗讽。

实话实说,《师说》不管在用词还是立意上,都要比贺瑜的文章强的多。

“老夫觉得侯爷的文章好是好,但是在有些地方,却有些问题,所以老夫认为应该是贺大儒更胜一筹。”

“没错,老夫也是这么认为。”

短暂的沉默,其实也是对人性的拷问。

而这些人最终还是选择了偏向自己一方。

有不少人觉得这么做有些违心,干脆选择了不说话。

“老夫却不这么认为,《师说》在论述中不但步骤严密,一气旋折,而且常常在行文的键处用极概括而准确的语言将思想的精粹鲜明地表达用来,令人警醒,乃是一篇难得的好文章,贺大儒的文章虽然也不错,但是和《师说》比起来,却要逊色几分。”房玄龄开口说道。

房玄龄这么说,已经是给贺瑜留了不少面子了。

贺瑜的文章虽然不错,但也只是不错而已。

贺瑜的脸色十分难看,要是别人这么说,他还能反驳几句。

但是房玄龄这么说,他却不敢反驳。

别看他是大儒,在士林中有些声望,但是也要看和谁比。

贞观三年,房玄龄迁尚书左仆射,监修国史。

房玄龄尽心竭诚,早起晚睡。加之他明达吏事,法令宽平,任人惟贤,不分卑贱,不管是士林中还是普通百姓都称其为良相。

他的那点声望,和房玄龄比起来,可谓是天差地别。

房玄龄根本没有去看贺瑜的脸色,感叹道:“侯爷小小年纪,却能写出如此文章,老夫都感自愧不如。”

“房相过誉了,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在下还需要向房相多学习才是。”林轩被夸的有些不好意思。

自家人知道自家事,要是别人夸他,他或许会沾沾自喜,但是房玄龄的夸奖,他有些当不起。

要说贞观之治最大的功臣,林轩觉得房玄龄当居首功。

李世民曾称赞房玄龄说:汉光武帝因为有了邓禹,他手下的人才互相亲密团结,如今我得到了房玄龄,就好像是汉光武帝得到了邓禹一样。

房玄龄为官,从来不以功臣自居。对皇上,他始终恭谨有加,处处小心谨慎,时时如履薄冰。对同僚,他则十分宽厚,特别是听说别人做了什么好事,他就会高兴得如同是自己做的一样。对人,他从不求全责备,更不以己之长去量别人之短。正因为房玄龄作为百官之长能宽厚待人,贞观年间的唐王朝,才有可能罗致了当时天下的精英。

这样一个千古良相的夸赞,林轩实在做不到心安理得的接受。

“好一个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之前老夫还觉得侯爷小小年纪写不出这样的文章,倒是老夫狭隘了。”魏征说道。

太和书院一方见房玄龄和魏征相继为林轩说话,脸色有些凝重。

特别是太和书院的人。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